品牌店长面试

品牌店长面试经验页提供了该职位近年来在全国各城市、企业的品牌店长面试问题、面试难度、面试感受等信息。
2024-06-19 03:00:00 更新

品牌店长面试概况

基于用户贡献的2条品牌店长面试经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仅供参考。
面试难度
icon
“有难度”
icon
面试感受
“体验很好”
面试来源
网络招聘
100.0%

品牌店长面试经验

系统基于用户发布品牌店长面试经验的内容丰富度、发布时间等维度,经过综合计算并自动排序后予以展示。
默认排序
只看精选
面试难度
面试感受
匿名用户
品牌店长
未通过感觉没戏
面试过:好莱客
HR电话及邮件通知在天河某门店面试。面试对象为督导。预约了14点的面试时间,顺利提前10分钟到达(我是第一个到达的应聘者,后续而来的应聘者其实已经迟到了)。 该门店店长在和员工谈话,故让我先进里面等候,并告之督导在赶来的路上。约14:10督导来到,是一位外貌端庄的30多40岁女性。坐下后很礼貌的连忙说了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刚才在**开会,马上赶过来了”。这个开场确实给人很舒服很被尊重对待的感觉,也自然放下紧张的心态(通常面试的上司都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往往很容易令人紧张)。 然后礼貌的接过简历,边看边让我自我介绍。很认证的看完简历后,很有针对性的问了几个问题。面试官:“正如你所说的和简历写的,我觉得你之前的经历侧重于生产和管理方面,而零售销售业务这一块并非很侧重,对吧?”。我:“因为我之前其实投了两个方向的职位,一个是店长,一个是生产经理的。 HR却只通知我过来面试店长这一职位。确实如你说的,两者之中是侧重于生产方面。但我觉得我应该也能在销售业务方面能胜任店长这一职位,不知你们能否给我这个机会呢?”面试官:“生产经理那个在连云路,很远哦,你有考虑怎么通勤吗?”我:“那个交通问题应该还是能解决的了的。我在乎的更多是在能否很好称职这一职位的工作”。面试官很认真看着我,严肃的思考片刻:“对于店长这个职位,主要的工作内容呢负责几点……。 而薪酬呢,我们的店长平均都能在1万以上。店长下面要管理的人员包括……。对于你的自我描述和简历资料,我个人的意见,还是觉得你去应聘生产经理岗位更合适。而今天我这里面试的只是店长这一职位。”然后很礼貌的说“不好意思,今天让你白跑一趟。”我:“没关系,每次面试都是一次交流学习的过程。”正要礼貌的起立握手离开,面试官很惋惜的口吻说:“你这份简历,能否留给我?我帮你尝试转交给生产部那边,让那边知道你应聘这个岗位。因为营销和生产两个部门是分开的。他们负责面试这个岗”我:“当然可以,而且非常感谢你!” 最后大家很友好的微笑点头握手,然后我离开门店。面试官目送出去后再继续面试来到的应聘者。对于面试,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很多的经历,我也相信很多的情况是面试官摆着下马威或高高在上的姿态,往往这能令应聘者很有压力、紧张、发挥失常。 但这次的面试很幸运,遇到一个很友善友好的面试上司。很朋友后来的聊天和经历中都会深有体会,往往一个好的上司确实比一份好的薪酬更容易令人融入企业,产生依赖感,积极性。很可惜的是,我应聘的另一个部门不是她作为上司。但这一次的面试经历,确实使我深有体会很深思,一边是友善接地气,一边是高高在上摆出姿态,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前者呢?心里默想,以后成为别人上司的话,我应该也会选择她这种方式吧。 ...查看更多
2 年前 发布
1

查看更多品牌店长面试经验

匿名用户
导购
未通过未通过
面试过:华为终端公司
嗯,3月4号打电话给我说面试,因为疫情原因说给我发邮件让我视频面试,邮件里面有会议号,我说行。然后神奇的就是3月12号晚上他才给我发面试邮件。我打开邮箱看面试时间是第二天早上9:30,好吧,这个也算了。 最主要的是第二天早上面试面试官他压根儿就没有看我,就一直看我的简历,先自我介绍,我正说着自我介绍的时候,面试官就突然打断我说话,然后接着又让我说,然后又突然的打断我说话,我说句实话,就觉得面试官挺不礼貌的。然后接着,他问我说我是哪一年毕业的?(我记得刚刚我不是在自我介绍里面说过了吗?而且我简历上也有啊)。然后他又问你为什么离职?我还没有说完,他又打断我说我觉得你前公司挺好的啊,然后我又说了一遍(在这里忍住我的暴脾气)。 他又说你们前公司有线下门店为什么还要有线上的?不麻烦吗?(废话!那华为门店也有线上和线下啊)我又回答,然后他突然打断我说话。然后说好的,我了解了,然后让我先下线了,他面试另一个了。(what?我都还没有说完啊,而且我昨晚上准备了一晚上或许会问到的问题,现在怕五分钟都没问到),然后从13号面试以后到今天17号了也一直没有给我回复,算了,我还是找下一份工作吧。 ...查看更多
2 年前 发布
2
说明:品牌店长面试经验内容由看准用户自行上传,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观点。看准网对相关内容的展示并不代表认同其观点。请用户在使用相关信息或依据相关信息作出决策前自行进一步核实此类信息。